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17章上疏(二) (2 / 4)

作者:河边草 最后更新:2025/9/14 3:51:31
        书院则不成,都是童子入学,即便不用在文院中开蒙,可大部分人对各类基础学科都没有正经的学习过。

        聚在一起听教授讲学,水平参差不齐,教授们也不怎在意,只愿意好好教授那些聪慧的,或者家世好的。

        最终的结果就是到了大讲之时,一些学生还没有学好基础学科,听的似懂非懂,简直就是误人子弟。

        而其中一些本就有基础的学生,则在此期间脱颖而出,多为门户高峻的贵族子弟,于是傲视同侪,自诩聪明,实际上他们只是在家学中早行了一步而已。

        有鉴于此,马周建议还是按照年纪,学识,甚至是专长,在生员入学之时分门别类,先耐心的教授生员三年基础学科再说。

        等文理通达之时,再进入之后的专业领域……

        什么是此时的基础学科,那就不用多说了,先把大字练好,认得千字文,之后就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家科目,另外还要有各种史学,术数之学等等。

        这个阶段基本上是养成学子的读书习惯,让他们懂得基本的做人道理和一些人情世故。

        后面的专业领域,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就是继续深耕下去,读一些古人的经典批注,培养自己的思想观念,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

        如果你不愿意在这条许多人都在走的路走下去,现在则有一些其他门类可以选择,比如说外族语言,天文地理,农业,各类工匠技艺等等,朝廷需要的人才很多,这些都可以直指入仕之途。

        成就上也不一定比那些精通经史的人差了。

        马周的意思是招一些学识不用太高,为人踏踏实实的读书人到书院教授学生基础科目,那些名宿大家则可以让学生开拓眼界,增强见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