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贞七年十月,长安海事学院祭酒马周上《谏文院事疏》,建议朝中对各大书院进行改革。
为了此事,马周进行了两年多的调研,和以孔颖达等为首的文坛大家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商议,今日终于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他认为朝廷建立文院,为的就是选育人才,当由朝廷进行多方位的引导,而非是让各个文院自己任意发展。
从选取童子入学,到教授的科目,再到学院聘请的教授,该管则管,不能任凭书院自主,不然日久必是积弊丛生,把一个个选育人才之地弄的不忍猝睹。
这还只是开篇明义,并举了几个实例左证,一些教授和官员勾结在一起,往书院中送人,有时一个人头竟然还有金钱交易,这和人牙有何区别?
他在文中指出的是长安书院,名气已大,众人趋之若鹜,近来招收的生员简直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如此哪能长久?
更让马周气愤的是,海事学院也不能免,常常有人奔走说情,为他所拒之后,又有言语威胁之事发生。
为了这事,长安书院的两位教授竟然还被授意,写了几篇文章坏他名声。
文人间的糟烂事向来如此,倒也不用奇怪。
只是长安书院才建下几年?竟然已经来到了如此地步?让李破很是心惊。
这两年事情多,他确实没怎么再关注过书院的事情,而且站的太高,瞅不见那些阴暗的角落也是有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