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快,幕府第一次召集了全军都将。
高骈立于高台,左杖黄钺,右秉白旄,身侧是一身戎装的南诏废太子隆舜,几名南诏大将都站在他的身后。
赵怀安等各藩都将都齐齐立在大鼎的两侧,看着高骈捧着一面黄娟,在香火前,大声读着手中的《征南诏誓师文》:
“古之英主,必有征伐。禹征三苗,武王伐纣,汉武逐匈奴,皇考定突厥。此数君者,岂愿涉险犯难,兴师动众?盖以不除奸逆德不彰,不平祸乱民不宁。”
“南诏蒙氏,权臣当道,幼主蒙隆舜被逐于外,国政紊乱。群臣蒙冤,百姓苦苛政久矣,对奸佞之恨,刻于肺腑。彼等困于危国,翘首以待,盼我王师,犹枯苗之望甘霖,南诏倾覆之象,昭然若揭。此乃天赐良机,岂容错过。”
“朕又岂惧征途之艰、营帐之陋,舍琼楼玉宇而赴尘烟?只因朕年幼不谙兵,幸赖门下公高骈,晓畅军事,忠用国家,正可代朕掌戎机,杖黄钺,代朕亲临。”
“今四方将士云集,兵甲耀日,所向披靡,所谓:农夫春种,方得秋收;将士奋战,终获嘉奖。”
“若能勠力同心,破城平乱,加官进爵,朕言出必行。若敢畏缩逃亡,背弃军伍,严惩不贷,罪及眷属,此乃国法不容,古今一理。谨记朕言,各宜自勉。”
此番誓师文念完,包括赵怀安在内的所有都将都恍然大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