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现在北衙几家权宦都有自己想推荐的人,然后这个时候外面的宰相郑畋推荐了现在的宣武军节度使王铎做宰相,几家人都在犹豫。
上面为何犹豫,杨复光也能猜到一二,虽然他这些年都不在朝内,可对于朝内的局势却洞若观火,甚至因为置身局外,还比局内人更看清几分。
南衙内部的斗争是非常激烈的,现在南衙的五位门下,分别是崔沆、崔彦昭、郑畋、卢携、李蔚。
其中崔沆这人基本没有政治影响力,他因为那句“座主门生,沆瀣一气”而成为时人的笑柄,现在就是个点头宰相。
然后是李蔚,这人向来不党不群,真实君子,所以在宰相班子里向来办实事,说实话。
而剩下的崔彦昭自不用说,都已经走人了,但偏偏他走后空出的这个人选却成了关键。
只因为此时南衙的这些门下,就以郑畋、卢携二人斗得最凶,甚至已经隐约有了当年牛、李党争的那个斗争苗头了。
说来这二人还是表兄弟,从小还一起长大,只因为郑畋长得可爱,卢携从小就长得丑,所以郑畋就更得长辈关爱。
此后二人就因此而结下了仇,其中这一次对王、黄造反这件事,两方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剿抚之策了。
其中卢携坚持认为对于王、黄这些草寇就必须快刀斩乱麻,即刻调动精兵猛将对这些火星铲除,甚至要调已进南诏的高骈领军出剿。
但郑畋却不同意,认为此时应该招抚王、黄这些草军票帅,给他们官职,先稳住他们,只要等中原灾年过去,他们那些部下就会自己回乡种地,到时候再办草寇这些骨干,自然易如反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