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第四个进来禀告的探马了,此刻军帐的氛围非常凝重。
杨复光张了张嘴,正要说话,他旁边的十三叔裴迪却在下面拉了一下他,于是他又闭嘴不吱声了。
而下手的这些忠武军将们却心里压了一块石头,他们有点后悔了。
一开始宣武军过来求援,他们当然不愿意去救,为何?
因为他们不相信宣武军打不过,对方来喊援兵,不过就是想喊他们忠武军来卖命。
作为百年的邻居,忠武军对于汴、宋二州的宣武军有了着太多的刻板印象了。
实际上不仅是他们这代,往前千年,列国人对于汴、宋二州所在的宋国,也有太多的刻板印象。
比如守株待兔,就是宋国人是幻想不劳而获的懒汉;比如揠苗助长,就是宋国人是最急于求成的蠢汉。
尔后宋国是灭亡了,可这两个谚语却流传了下来,尤其是到了本朝汴州成了运河枢纽,这种刻板印象就更加深了。
望着隔壁的穷兄弟忽然暴富起来,谁心里能痛快?再加上发了财的汴、宋人也确实比较狂,来往的行商、漕夫到了汴州贩货、转输,都要被本地汴州人歧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