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锁子甲对于长矛或者重兵几乎没有任何防御性,而当时保义军所面临的却是一场国战,他的敌人是南诏军中的那些精锐们。
双方打的都是水平非常高的阵战,靠的就是甲坚弓快,排槊大枪,过于精细的锁子甲确实不适合当时的战场环境。
可在到了中原打草军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草军的战斗风格还是游击,一击不成就千里转进,这种情况下,赵怀安麾下的保义军就常常追不上。
因为前者是无甲逃跑,保义军这边又是披甲去追,这怎么可能追得上?
至于让保义军也不披甲,这一点赵怀安是万万不敢的,因为军中义保制度的存在,每个保义军都很精贵,如果因为轻率追击而被敌军打了伏击,那才是亏大了。
此外,保义军现在的装备出现了某种性能过剩,这已经是说好听点的,实际上,就是到了大炮打蚊子的程度。
赵怀安带出来的衙内马步八都,加上后面收下的寿州赤心都,这些部队的披甲率都在八成左右。
而他们的敌人大部分都是无甲的草军,这种情况下再披铁铠战斗,完全得不偿失,而相反,保义军武士们只需要披着锁子甲就能兼顾防御与机动性。
但问题来了,在分开问过几个大匠后,这些人给出的结果都差不多,那就是如果造一件锁子甲,一个工匠干的话,至少需要八个月左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