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些本地加入的饥民的帮助下,草军先后攻取了泗水上的几个重要城池,曲阜与泗水,最后彻底打通进入尼蒙谷地的通道,随后进军沂州。
在当时,草军并没有意识到兖州州治瑕丘的地缘重要性,只是单纯地当成了兖州唐军力量的大本营,所以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便先取了泗水上游,也是东北方向的曲阜和泗水。
然后问题就来了。
曲阜和泗水虽然先后由内应而告破,但城内的大部分的精锐力量和土豪大部都逃往了瑕丘,这在客观上增强了瑕丘的防守力量。
而这还不是最致命的,那就是他们一旦占领了曲阜后,忽然发现,瑕丘所处的位置就好像一个顶着他们后门的尖刀。
如果放任瑕丘不管,以他们的力量,在草军全力进攻沂州的时候,完全有能力从后方堵住草军的后背。
到时候前有沂州,后有瑕丘之军,两相一夹击,数量能有十余万的草军将会被彻底封死在尼蒙通道上。
也正是预见到了这一后果,王仙芝命令麾下票帅,也是大将的柳彦章,带着票帅王重隐、刘汉宏带领麾下兵马四万围攻瑕丘。
而说是四万人,可实际上的兵马有多少,没人能说清楚,总之在获得诸多城邑,以及乡野土豪的庄园存粮,草军就开始源源不断地招徕流民从军。
每一日都有大量的流民战死,可也有数不清的在厮杀中成长为草军核心,能提得动刀了,可以在厮杀时有吐沫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