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哥感慨的同时叹了口气,他揉了揉脑门后转头看向李向东,开口问道:“东子,不至于这么小心吧?咱们哥仨谁还不是从小孩子过来的,这也没见谁怎么着啊?”
“大哥,不一样的。”
李向东摇了摇头,他发现李大哥的这个问题问出口后,屋里的众人全都向他看了过来,他便耐心的解释了起来。
“大哥,咱们小的时候整天想的都是怎么吃饱,现在呢?咱们不说别人家怎么样,咱们家缺吃的吗?不缺!李晓江他们吃饱了,自然就有精力去想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
为什么后世的那些影视剧,在演绎六七十年代的故事时,剧里大多数的孩子主打一个听话懂事,稚嫩的肩膀扛起一个家庭。
而在演绎八九十年代的故事时,却又会变成各种狗血的青春期成长故事?
除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冲击,社会道德观念下降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吃的太饱了...
任何年代的贫困家庭,吃不饱饭的孩子都少有青春期叛逆的,因为这些孩子连童年都没有。
李向东的解释让众人有所明悟,又有些不理解。
这也正常,每一代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处事观念和判断事物的想法当然也不一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