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苦是苦了点,也确实赚钱。
从黄包车到人力三轮,再到后来的摩的,出租车,网约车........能解决短途运输的行业,收入始终在平均线上。
从客运站到林大春家,也就是后世出租车的起步距离,一共花了5毛钱。
一次五毛,十次就是五块,一天毛收入再去了花销,也能剩个七八块钱。
算下来,要是肯卖力气,一个月也能赚个二百多块钱,正好是县城普通职工的三倍。
说来奇怪,后世的网约车司机,每天在线10多个小时,就差睡觉没在车里,拼劲全力的干,一个月的收入,也还是普通打工人的三倍。
始终,跳不出这个圈。
除此之外,在白夜班的工厂打螺丝,全部加班排满,一个月也是普通打工人收入的三倍。
还有集装箱厂,造船厂,外卖员,快递员..........
也许,这就是规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