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是男人的事,按理说,女人进不了祠堂,但新娘子可以,当然地区不同,风俗不一样,有些地区,女人就是进不了祠堂,觉得女人不够资格。
但有些地区就觉得新娘子可以,但第二年就不行了,观念不一样,三里不同乡,十里不同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通过祭祖这件事,就能看得出,不允许新娘子进祠堂的,不用问,观念太过古板,老化,甚至是陈旧,有贬低女性的嫌疑。
相对来说,头一年的新娘子可以进祠堂的,相对来说比较合理,因为祭祖本就是男人的事,祖宗也是男人的祖宗,而不是人家女人的,按这个角度来看,只有第一年允许是合理的。
何况男女都来,乱轰隆的,加上男女都祭拜,在女人不能抛头露面的年代里,这不合理。
“走吧,过去。”
苏宇穿上衣服,带着虎子去了中街,静等村长和族中长辈集合。
三水湾村,曾经是有祠堂的,只是后来拆了,也就没有重建,所以祭祖,往往是搭一个台子,摆上祖先的牌位和族谱,一起祭拜即可。
许多大村还存在祠堂,但一些小村子,因为战乱,早就没了祠堂了。
某些大村子其实祠堂也没有了,但人家人多啊,一人一毛钱就能重建祠堂,但三水湾村不一样,人少,这要重建,每家每户,几个月别想填饱肚子了,都要拿出家中的钱用来建设祠堂,有些得不偿失。
关键是三水湾好几个姓氏,还不是一个姓氏的,这祠堂建设容易,谁的祖先放中央?是建设一个还是两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