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要求:阐释此句精义,并论君子当如何于日常践行此道?
此题考察对经典格言的理解深度与具体实践阐发能力,要求考生将抽象道理转化为可操作的修身准则。
第二题:经义题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要求:何谓“独善其身”?何以“兼济天下”?二者关系如何?
此题考察对儒家处世哲学的辩证理解与逻辑阐述能力,需清晰界定概念并阐明其内在统一性。
第三题:经义题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要求:此“道”与“民为贵”之思想可有相通?治国者当如何行此“道”?
此题上升了难度,更考验考生的能力。需要极具思辨性,要求辨析孟子民本思想与治国之道的关联,并引申出切实可行的为政方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