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申学一边听一边翻看报道,光看这技术报道里的各种技术参数对比,就很容易能看出来,其实智云的十八纳米工艺,其实和英特尔那边的二十二纳米3D晶体管工艺差不多,各方面的性能数据也比较一致,包括栅极长度以及晶体管密度这些,其实都半斤八两。
毕竟两者属于同一个工艺节点,性能类似也是情理之中。
至于为什么智云集团非要用十八纳米工艺这个词,那纯粹是商业宣传需要……谁让台积电非要弄个二十纳米工艺出来。
英特尔,智云以及台积电,这三家芯片制造企业的工艺技术算是当下的第一梯队。
从综合性能来进行对比的话,那么英特尔依旧是龙头老大,他们的二十二纳米3D晶体管工艺,经过了成熟迭代后已经比最初推出来的时候更强悍了。
其次则是智云刚刚试产的十八纳米工艺(22纳米3D晶体管工艺),稍微弱了英特尔一头,但是差距并不大。
再过来是台积电的二十纳米工艺,其实他们这技术还挺先进的,愣是以2D晶体管做到了近乎智云/英特尔3D晶体管工艺的晶体管密度,虽然稍微少点点,但是差距不明显,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同一水准。
但是2D晶体管设计相对于3D晶体管,同性能上功耗要更高一些。
这意味着,台积电的二十纳米工艺和智云的十八纳米工艺,架设生产同一款芯片的话,台积电的二十纳米工艺生产的芯片,功耗更高,发热更大一些。
而这一问题,在PC领域里其实问题不大,因为有风扇散热,大不了上水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