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零九章 28纳米自主可控 (12 / 20)

作者:雨天下雨 最后更新:2025/9/11 5:00:58
        智云集团自身都还在生产大量基于二十八纳米工艺的芯片,包括SOC芯片里的S300系列,S400系列芯片,W700系列,W600系列芯片,然后还有一些单挂通讯基带芯片,同时还有外销的各类CPU、GPU以及车规级算力芯片等等。

        除开上述大量集团内部芯片代工需求外,还有大量的外部订单,国内一大堆芯片设计公司,包括国外一些芯片设计公司都找智云代工相应的二十八纳米工艺芯片。

        别看今年的智云旗舰机,水果的旗舰机,都奔着十14/16纳米工艺的芯片去了,甚至20/18纳米工艺都是去年的老技术了。

        但是,对于当下的智能手机市场而言,采用28纳米工艺的芯片依旧是主流,尤其是对于中低端手机而言。

        智云半导体去年推向市场的W700系列芯片,甚至前年推向市场的W600系列芯片依旧卖的非常好,出货量很大的。

        此外一大堆各种芯片设计公司也纷纷上马各种各样的二十八纳米工艺芯片,这些都带来了大量的二十八纳米工艺的代工订单。

        主要是二十八纳米工艺节点,具有天然的优势,该工艺节点,已经是属于单次曝光,平面晶体管工艺技术里的极限了。

        再往上推的话,就需要进行二次曝光了,这将会让芯片的制造成本大幅度上涨……

        然后既然花费更高的成本采用二次曝光了,厂商用十八纳米工艺的话,还不如用十四纳米工艺呢。

        成本虽然有所提升,但是并不算很大,但是性能却是能提升更多,性价比更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