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高通期望的四星方面,他们的等效十纳米工艺虽然已经完成技术验证,但是根据业内消息,他们的十纳米工艺技术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不仅仅良率低,而且晶体管密度,漏电率控制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
“他们现在正在加班加点的进行技术攻关,试图解决问题,但是这问题并不是那么好解决的,按照我们预估,四星方面最早也要到明年年底才能够初步解决这些问题,要大规模量产的话,预计也会等到后年年初去了!”
徐申学听到这话,不由得再一次感叹人才对于一家企业的重要性。
当年徐申学大手笔挖来了梁松教授,硬生生从四星嘴里抢来了这个宝贵人才。
而且当初挖角梁松,其实挖的也不是梁松教授一个人,而是一整个团队,当时梁松教授可是带着几十号技术骨干一起跳槽到智云微电子的。
智云微电子的工艺部门,在梁松教授的带领下迅速突破众多工艺,紧跟英特尔做出来了3D晶体管工艺,并向市场推出了等效十八纳米工艺(相当于英特尔22纳米)。
也是那个时候开始,让智云半导体的工艺技术开始领先台积电以及四星。
随后梁松教授所率领的技术团队,继续深耕先进工艺技术,紧随英特尔之后推出了十四纳米工艺,再一次吊打了台积电的十六纳米工艺。
然后是第二代十四纳米工艺,也就是今年次才大规模量产的十二纳米工艺。
并且现在十纳米工艺也已经技术完善,就等着继续测试改良后,明年第二季度就能投入量产了。
这些都是梁松教授为首的工艺部门的技术团队的努力成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