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七十八章 伪装成辅助驾驶的自动驾驶 (4 / 20)

作者:雨天下雨 最后更新:2025/9/11 5:00:58
        因为智云集团要的不仅仅是几十亿美元的利润,他们要的是至少几百亿美元甚至上千亿美元的利润……人家野心大着呢。

        所以,智云集团宁愿现在亏一些,继续把价格拉低,然后扩大市场容量,争取把主流中端机器人的价格做到大概十万元左右的价格,再用高端,中端以及低端,把售价覆盖五六万到三四十万。。

        确保有钱人可以买到贵的高端产品,但是也能够让普通人买到便宜实惠的产品。

        试想一下,智云的机器人把主流中端的机器人价格,做到十万左右的价格……那么全球范围内会有多少人买得起?年销量会有多少?

        按照市场部门的预估,这至少是两千万台销量级别的市场,以营收计算,往少了说都能达到两千亿美元的硬件营收。

        并且如此庞大的产销量下,研发成本以及产线投资成本将会被压缩到一个非常极限的程度,进而大幅度提升利润,有可能光靠卖硬件估计一年都能赚个两三百亿美元。

        同时两千万台的销量下,累计几年下来,市面上的机器人存量可能就会达到上亿台……而智云机器人采取的是硬件和功能双重付费模式,用户为机器人付费开启额外的高级模式的话,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额外再支付每个月少则一两百,多则数千元的费用。

        这将会带来庞大的软件收入……按照一台机器人的软件收入平均是每个月三百块来计算,一年就是三千六元。

        一亿台机器人,那就是三千六百亿,折合美元将会达到五百多亿美元……而这五百亿美元的营收,不会带来额外的成本支出……因为高级模式的训练开发成本其实是固定的,为一台机器人研发一个高级模式要十亿美元,那么为一万台,一千万台,甚至一亿台机器人研发一个高级模式,同样也只需要十亿美元的成本。

        成本固定,自然是卖的越多越赚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