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十六纳米工艺,他们的十六纳米工艺本身就比智云微电子的十四纳米工艺低一截。
后续他们的基于十六纳米工艺改进的工艺,也比不过智云微电子的十二纳米工艺。
制造工艺上的差距,最终就会导致芯片性能上的差距。
最近几年智云集团的S系列手机的强悍性能,相当多一部分原因,都是建立在S系列芯片的强悍上的,而S系列芯片的强悍,一方面是建立在自家的顶级芯片设计能力,另外一方面就是建立在领先同行的芯片制造实力上的。
车规级芯片上也同样如此,EYQ3这种基于十二纳米工艺,晶体管数量超过两百亿的芯片,对于其他公司而言,设计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就算设计出来了想要生产也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而面向第三方市场的PX芯片也有类似的优势……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PX芯片就是EYQ芯片的性能阉割版。
其他芯片设计企业,想要搞出来类似的芯片,其实难度非常大。
至少特斯拉这边就没什么自信。
考虑到动力电池、机载芯片、诸多乱七八糟的车规级感应器,以及其他大量的电动车供应链的成本问题。
还有就是为了开辟华夏市场以及东盟市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