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院士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思索了片刻才道:“刚才我也看了MMK34材料的详细情况,这个材料和科学界以往研发的超导材料是有极大区别的,这是于博士基于炭基材料又融合了多种金属材料而来的复合材料。”
“这种材料在产业界里之前是没有先例的,完全是依靠人工智能跑出来的制备路径,材料的内部结构异常复杂而巧妙。”
“在不知道技术原理的情况下,想要原样复制几乎不可能,哪怕他们通过光谱分析出来了材料的成分和组合,也不可能制备出来同样的材料,这里头的关键在于合成工艺,而不在于材料成分比例……除非他们能够直接从原子层面进行合成!”
“而这种材料的制备过程也相当复杂,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实验室制备的时候是需要用到大量的尖端科研设备,也导致成本极为高昂!”
“按照目前实验室的制备方式,我估摸着每公斤的成本恐怕要过千万了,如此高昂的成本注定不能大规模量产,前期用实验室制备个几公斤,几十公斤用于前期的各种科学实验就差不多了!”
“而大规模量产的话,这个还得再组建一个专业的项目组进行研究,需要让产业界的专家们也加入进来,然后探索一个相对低成本工业化量产方式,然后还要设计制造相应的生产设备,建立工厂!”
“这个时间表无法预测,因为科研进度无法明确时间表!”
“但是哪怕现在就有了更好的工业化量产方式,今天就开始制造新设备、修建工厂,怎么也得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个建设过程!”
“不过哪怕我们没有找到更好的制备方式,也可以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制备方式,我们也能够通过工业化量产的方式搞一个小工厂,做到年产几千公斤,乃至上万公斤的产能还是不大的,就是成本会比较贵,通过增加产能来降低成本的话,我估摸着能够控制在每公斤两三百万就已经很不错了。”
徐申学道:“几千公斤的产量,是少了点,不过前期用于科学实验,核心设备的使用也够了,这是不是可以说,我已经可以尝试着手在一些核心领域里应用这个MMK34材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