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零二章 于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学 (7 / 11)

作者:雨天下雨 最后更新:2025/9/11 5:00:58
        为了做到这一点,这可不容易。

        主要是储存芯片领域里的十六纳米,可不是逻辑芯片生产领域里的等效十六纳米,而是实打实的十六纳米工艺的技术推进,直接把储存芯片的晶体管间距缩小到这个程度。

        其技术工艺难度可是非常大的,几乎就是奔着当下海湾科技最先进的HDUV-600B型浸润式光刻机的物理极限去了。

        而这款光刻机,也是目前华夏里最先进的光刻机,除了生产效率略差ASML的NXT1980外,其他方面的性能数据都差不多……价格还要更便宜一些。

        当然,实际也便宜不到哪里去,一台要八千万美元呢,比之前的A型还要贵了两百万。

        这贵的两百万,主要体现在稳定性,生产销量的提升。

        至于套刻精度这些都一样,都是二点五纳米。

        而在当下,也只有利用这种最先进的光刻机,才能够稳定生产等效十纳米工艺甚至七纳米工艺的逻辑芯片,也才能够生产10B工艺,实际工艺节点为十六纳米工艺的储存芯片。

        第二十八厂采用的10B工艺生产出来的LPDDR4芯片,也就是全新一代的智云S17系列手机上采用的运行内存芯片!

        所以等到S17发布的时候,它上面搭载的各类芯片,不仅仅是SOC是全球最顶级的,它所搭载的DRAM,也就是运行内存芯片,同样也将会是全球最顶级的;而储存芯片同样是最顶级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