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服务器机组用的是集团内部的AI5000芯片,光是这个服务器的内部硬件成本,就需要两百多万,只有这样的服务器组,才能够如此迅速的处理如此海量的数据,并做到实时反馈并调整。”
“同时因为数据量太大,如果把数据传输到我们的GPU超算中心去处理的话,速度太慢,延迟也大,这就导致没办法使用远程提供算力的方式。”
“还有其他各类硬件成本也非常昂贵!”
“不算我们的研发投入,软件上的成本,仅仅是制造这么一套系统,大概就需要五百多万!”
“这也是我们这个项目进行商业化的最大障碍,太贵了,没法用!”
徐申学却是不以为意:“这是个好东西,硬件成本贵,这个不是问题,毕竟现在的硬件发展速度很快的,现在五百万,说不准过几年就五万了,我对你们这个项目还是有信心的!”
徐申学琢磨着,以目前的技术推进速度,过个几年,这套设备的成本必然会大幅度降低。
尤其是里头非常核心的算力芯片,激光雷达,体感服里的大量传感器……这些都是成本的大头。
然而这些东西,也是属于成本下降非常快的产品。
过几年,完全有希望把这些硬件成本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