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大一些的科学家则是在积累了足够的学术成果以及名望后,基本上都会开始转行带团队,成为一个管理型的科学家,带着团队搞研发以及培养中青代科学家。
当然,这并不是说管理型科学家不重要,实际上也非常重要!
这些老一辈的管理型科学家,他们有学术名望,有学术人脉,有足够的资历能够镇得住场子。
这样他们能够把一整个研发团队有效的整合起来并发挥各自的才华,就和曹星辰教授一样,你让他自己亲自搞光学领域的研究已经有点跟不上现在的前沿步伐了,但是你让他带一个前沿光学研发团队,让钱大同这种核心科学家发挥才华,那是小菜一碟。
所以不管是老一辈的管理型科学家还是真正做事的中青代科学家,徐申学都非常重视……
但是这种重视体现在任职上。
科研名额则是例外!
科研名额可不管你会不会带团队,只看你的科研才华天赋!
所以,徐申学手中的SS级别以及S级别甚至大部分的A级别的科研名额,都是给了这些中青代的科学家们,而不是老一代,地位更高的管理型科学家。
这就导致会出现这种场面:一个研发团队里,带团队的老一辈科学家只有个A级别或B级别的科研名额,而他手底下真正干活的中青代科学家则是有S级别的科研名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