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万的流片费用,除以一百枚的产量,最后每一枚的成本可就是五十万了。
如果它最终产量只有一枚芯片的话,单枚芯片的制造成本就得五千万!
这就是一些特殊领域里所谓的专业芯片价格极其高昂的核心原因,不是它技术多牛逼,而是它产量太低!
而南门航天的做法则是,一部分芯片直接找现成的工业级芯片进行代替……撑死了再给它弄点特殊封装,或者使用的时候在外层采取保护层。
还有一部分芯片外头没有现成的,那么也需要进行专门设计和生产。
比如大量的低轨道卫星上的主芯片,就是专门设计并生产的,但是这种芯片因为产量足够多,所以成本摊薄也非常不错,价格也很便宜。
同时南门航天还玩标准化,零配件通用化。
具体在芯片领域也是如此,更喜欢通用芯片,能够在多个领域里都使用,进而扩大使用量,降低单枚成本。
绝大部分工业产品,只有大规模的量产才是摊薄成本的最佳方式!
不管是对外采购,还是自己研发生产,南门航天都是奔着大规模量产去的……就连火箭这东西都讲究量产。
其他航天机构,一年也就发射几枚火箭,而南门航天公司一年发射上百次火箭,这成本差距可是天差地别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