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世纪报》的编辑吉拉丹虽然给出了这样的价格,但他也半是肉疼半是提醒地说道:“上帝啊,要不是看好这部作品的质量以及它在其它国家的市场,您就是把我放在断头台上我都不可能给出这样的价格!
不过我也要提醒你,这是暂时的价格,毕竟您给我的稿子也并非是全部内容,倘若后面的质量出了问题,降价乃至直接中断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当然,要是销量非常好,在此基础上增加也是比较有可能的事情.”
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吉拉丹顺便还在心里骂了大仲马一通,倘若不是他做了多余的事,正常剧本应当是这位俄国作家四处找关系投稿,然后他们这些出版商再勉为其难地接受,再勉为其难地给出一个价格,哪会像今天这么费钱?
好在是这位俄国作家之前在巴黎就有了一点名声,如今确实要再加把火了
哦对,应该是这位米哈伊尔先生!只要能够为杂志带来利润,那就不应当再对对方的国籍有刻板印象!
153、阴谋颠覆国家罪
而在他们这些出版商这里,因为看过了这部作品的前半部分,他们对这样的价格固然感到肉疼,但心里其实清楚自家报纸大概率能从这笔生意当中赚到钱,但是对于巴黎其他那些大大小小的文人们来说,他们可没亲眼看过这部作品,因此这样的价格可谓是最大程度的激发出了他们内心的嫉妒和不满。
一时之间似乎巴黎的半个文坛以及各种小团体统统都在谈论这件荒唐的事情,以至于还传出各种荒诞不经的谣言,对于这些谣言屠格涅夫当然是听说过的,但他并未想在每一个人面前都澄清这件事,一是这不可能,二就是屠格涅夫更加倾向于复刻一下米哈伊尔曾经在他们这些朋友面前的名场面。
差不多就是在一场文学沙龙当中,屠格涅夫坐在沙发上,一手喝着茶,另一只手吃着点心的这个小细节就不复刻了,接着便微笑着说道:
“尊敬的各位先生们,在古老的东方大国中有这么一句古话:流言止于智者。我完全相信巴黎的先生们的智慧!”
流言止于智者,但要是流言一直泛滥呢?这说明巴黎是个什么情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