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在其它领域,举个例子的话就是像梅毒这种疾病,法国人管它叫英国病,英国人管它叫法国病,但如果真的细数一下得梅毒的知名文人的话,大概还是法国这边多一点,英国那边比较知名但并未确定的一个例子,便是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的威廉·莎士比亚。
因此在法国的文学作品当中,出现一些英国笑话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按理说负责引进法国的书籍的英国书商其实早就习惯了这件事,但是《八十天环游世界》这部还是让他们又爱又恨。
爱的地方在于这本书总归是以英国人作为主角,而且完整看完这部的人,大概都会承认这位英国人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角色,恨的地方则是那些侮辱大英帝国的话和情节跟融合的实在是太过完美,假如真的要一一删去的话,这部的一些重要情节无疑是会变得有点莫名其妙。
而是否要引进的争论便是由此而来。
但不得不说,这部在英国畅销的可能性相当大,因此到最后,英国的书商这边也只能是一边艰难地修改某些情节,一边在痛骂这位俄国作者那地道的英国笑话。
不过该说不说,其中有些部分确实英国人自己看了都觉得有点想笑.
而在艰难翻译和修改的同时,英国的书商们也是不止一次地为作者的国籍感到震惊,那些野蛮的俄国佬竟然还有这种本事?莫非这其实是一位想挣钱的英国人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于是专门伪造了姓名和国籍,来法国捞金来了?
从主人公的国籍来看,这种猜测似乎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就在英国的有些书商们议论这件事情的时候,《世纪报》这边也是颇为愉快地谈论着《八十天环游世界》单行本的销量。
说是单行本,但为了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出版商最终其实是采用了分卷本的形式,每卷含4到6章,定价为一法郎,然后陆续推出。
以《八十天环游世界》的体量,大概只能出个七八卷分卷本,而等分卷本卖完了,那才轮得到单行本的登场,值得一提的是,这还没过去多久,第一卷的销量已经正式破万,这样的销量即便是在巴黎也绝对称得上是非常热门的作品,基本上只在大仲马老哥的下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