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指了指那捆帆布:“我们这帆布,是以前盖设备的,旧是旧了点,但厚实,防雨没问题。胜在不要票,价格只有新布的三分之一。您要是量大,我们还能再清理出一些。”
那男人仔细摸了摸帆布的厚度,又看了看何雨柱递过来的样品,明显心动了:“价格确实合适…就是这颜色…”
“出口包装,在外面又不多看,实用最重要。省钱才是硬道理。”何雨柱点中要害。
“有道理!”那男人一拍大腿,“你们有多少?我都要了!就用我们厂积压的一批小型农机配件换,行不?那玩意儿你们厂维修车间肯定用得上!”
“可以!具体比例咱们细谈!”何雨柱爽快答应。第一笔“废物置换”达成!
孙建国和干事都看呆了,这就成了?
接下来,何雨柱仿佛开了天眼。一个电子管厂的采购员为大量废弃的泡沫包装材料头疼,何雨柱用那批作废信纸和部分旧阀门换了过来,理由是“厂里后勤包装易碎品用得着”。
一个机床厂的科长抱怨一批报废的旧轴承无处处理,何雨柱主动上前,用部分过期密封圈和一点现金差价,换回了那批轴承。“我们厂维修班能拆点零件用,练练手。”他解释道。
他换出去的都是轧钢厂真正的垃圾,换回来的却多是些别家头疼、但对轧钢厂或多或少有点用的东西,甚至有些看似无用,他却似乎另有用意。
周围几个厂的采购人员渐渐注意到了这个“收破烂”的红星厂摊位,看着何雨柱不停地用“废物”换“废物”,都觉得有些好笑,私下议论:“红星厂这新来的采购科长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尽换些没用的东西回去?”
“谁知道呢?是以前搞技术搞傻了?”
这些议论,何雨柱充耳不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