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演员蹲在墙角,膝盖上垫着两页剧本,正埋头做笔记,精致的步摇在她鬓边轻轻晃动,逶迤的宫装裙摆像盛放的玫瑰,铺满整个地面,让人无从下脚。
郑宗耀低头看了眼,对方拿的是张飞页,上面密密麻麻,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做了详细备注。
“不好意思……郑导?”发现头顶有阴影垂下,时音扯动裙摆,试图让路,结果忙中出错,彩笔和纸张掉了满地,一时有些手忙脚乱。
“别着急,慢慢来。”郑宗耀没有催她,两手一揣,挺有礼貌地在旁边等。
时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对不起啊郑导,我太激动了,其实我非常喜欢您的作品,您的每一部电影我都看过。”
“哦?”郑宗耀语气和煦,带点开玩笑似的讶然,“我最早的作品比你年纪还大吧,现在的年轻人还愿意看二十多年前的老古董吗?我以为你们都觉得过时呢。”
“经典是不会过时的,”时音捡笔的动作顿了顿,说,“……比如《买婚》,哪怕放到今天,它依然是一部很有意义的电影。”
《买婚》属于郑宗耀的早期作品,曾捧起过当年柏林电影节的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主角(银熊奖)两项大奖,可惜由于题材敏感,国内并未上映,与郑宗耀的其他代表作比起来,它默默无闻,名声不显。
“你看过《买婚》?”
“嗯,”时音答得认真,乌黑的眼眸半抬,注视着郑宗耀,“我喜欢胶片电影的质感,也喜欢水心,想成为和她一样优秀的演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