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2007年的华国船舶,1月4号开盘价31.82元,到了10月11号,股价已经来到了300元,是名副其实的10倍大妖股。
试问哪个股民没幻想过,自己全仓买入一只年度大妖股,10万变成100万?
相比较于散户的捕捉年度大妖股,游资和机构,其实也有“制造”年度大妖股的梦想。
一只年度大妖股,足以让游资和机构青史留名。
“年度大妖股的风险太高,容易遭到证监会铁拳。”张扬否定了林广昌提议,他并不想为了虚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要知道,想要拉年度大妖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股票必须有上涨的核心价值,绝不能是垃圾票,如果是纯炒作的票,证监会的铁拳绝不会手软。
纵观历史的年度大妖股,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价值回归和未来预期。
比如说华国船舶,它是前身沪东重机通过定向增发,注入沪都外高桥造船100%股权、中船澄西船舶修造100%股权等核心资产,实现中船集团核心民品主业整体上市。
在重组后,公司从单一船用柴油机制造商转型为覆盖造船、修船、动力全产业链的巨头,净资产从12亿元跃升至132亿元,净利润预期从2.5亿元激增至15亿元。
海通食品有借壳预期,但现在还没有盖棺定论,本质上,它就是一只垃圾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