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中等以上地主家庭就能够读书,考中了还能当官。”
“这科举制度可真是个好制度啊!”
魏晋时期的大中地主们议论起来。
他们这个时期,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
这套评议体系将人的出身分为士族与寒门。
顶级世家,累世公卿,垄断上品的,是高门士族。
剩下的中下层官宦世家,家族世代担任事务官、地方官的,则是寒门。
至于剩下的长期没有出过官员的人家,不管是地主、富商还是农民,都不被这套评议体系视为人。
自然也就没有读书和当官的机会。
科举制度和黄巢起义,真的将读书做官的机会,从门阀士族的手中,下放到了中等地主这一层级。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