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这两年经济改革,物价涨得快啊。”他拍了拍马长河的肩膀,“别说农资了,吃的、喝的、穿的、住的,哪样没涨价?
就是你去食堂买包子,去年两毛一个,今年都两毛五了,去年的价作不得数。”
马长河也知道物价在涨,可七块钱一平米,他建一个六百平米的大棚,光棚膜就要四千二百块,加上水泥立柱、草帘子、化肥,五千块贷款根本不够。
“就算涨价,也不能涨这么多啊……”他叹了口气。
“老乡,不是我涨的,是原料涨了。而且现在没现货,您要是想要,得先付定金,后续有货了我们再通知您。”宋厂长依旧笑着,语气却没商量的余地。
马长河皱眉追问:“宋厂长,您没骗我吧?我可听李哲说过,你们厂里还积压着不少塑料薄膜,怎么会没货呢?”
宋厂长答道:“您既然知道李哲,也该清楚他从去年冬天起,陆续建了二十多亩蔬菜大棚,我们厂里的货早被他买空了,哪还有库存?今年他预定的棚膜更多,我还正愁去哪儿进原料呢。”
马长河叹了口气,问:“那得交多少定金?什么时候能取货?”
宋厂长说道:“定金要付总价的百分之五十,您回去等通知就行,有货了我们会给你们村打电话。”
马长河心里算了笔账:百分之五十的定金,就是两千一百块。他想起去年李哲建六百平米的大棚,棚膜才花了两千四百块,现在倒好,定金都快赶上去年的全款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