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所有的“非畸变者”都已经“上岸”,那么这个人毫无就是“畸变者”。
此时“格式塔”中又增加了一个半虚无的人影,看上去也是有些茫然,而且他暴露在现实层面中的肉身状态变得很不稳定,惹得医护人员一阵忙乱。
但不管怎样,精神层面真的稳住了。而且随后利用“格式塔”“庇护所”以及“脊界图景”等手段所做的反向控制,也使其肉身恢复到了一个可接受的状态。
这就体现出了泰玉实验的价值。
这位“畸变者”的身心状态真的比之前更强吗?
那也未必,但泰玉的这场实验证明了:
不采用之前的老办法,同样有希望稳定住这些“畸变者”的状态。
同样是走路,同样是在悬崖边上的路,冷不丁多出来一条,也就多出了一半的希望。
最起码,一旦确定之前那条确定是“死路”,这边还有机会继续前进。
想要绕过“关隘”,道路就是这么崎岖、险恶,没其他道理可讲。
升武并没有表示出特别振奋的模样,他只是在一定时间的观察过后,主动询问:“我记得,这并不是你实验设计的核心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