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工程师的局限性
在江成离开的这两个多月里,劳动人事局给昌城汽车厂弄来了两名机械方面的工程师,还有四个工科类专业的大学生,这大学生差不多就是来打下手当工程师助手的。
这个年代因为国内的工业基础薄弱,机械类的工程师在创新和技术运用方面真的不强。但基础能力都很强,属于实干型。
国内的工业现在以学习和仿制为主,要实现从无到有的过程。不是不想创新,而是创新得先掌握了技术,然后再进行创新。
这也就形成国内工程师的一个特色,那就是跨领域支援。
就想郑可,她在苏联学的是机械工程,但机械工程对应的行业是很多的。她等于是属于进修,在苏联学的是航空领域的机械工程。
郑可回国后,来到汽车厂这边,等于就是跨领域了。现在来的两个机械工程师都是如此,以前是在其他机械厂工作的,对于车辆之类的搞不懂。
因为一辆汽车,涉及多个领域,运用的技术也很多。
用后世的是说法就是,这个年代机械工程师,他们的知识结构也很大的领域局限。技术方面聚焦于机械本身的设计与制造。
再说直白一点,就是他们在造东西的时候,很少会想着加入一些他们不熟悉的技术进来。比如传统制造传统动力设备的工程师,他哪怕知道了有液压动力,但他只要自己不熟悉,就不会想着去运用。
后世的工程师,特别是汽车领域的,属于系统化工程师,也可以说是体系化。研究的不是单一的结构部分,他们要掌握综合性技术。
江成的这些水平,在后世的真正工程师眼里算个屁,因为他都没有进行过系统化的学习。属于野路子出家,很多时候搞不明白了,就用土办法和笨法子去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