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盐御史……林如海……荣国府……”这位林大人路过清河,是循例的驿站歇马?还是别有深意?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次绝不容轻忽的际遇,也是一次需万分谨慎应对的考较。
大官人端起茶盏,将那温凉的茶汤一饮而尽,心中念头已如走马灯般飞转起来:接风的筵席该定何等规制备下的程仪,既要显出清河士绅的恭敬,又不能落了刻意巴结的痕迹……
大官人这里惬意端坐,那边清河县一等一的达官贵人,王赵宣府内又是一番风景。
这清河县地面儿小,却是个藏龙卧虎、卧虎盘龙的所在!多少在京城里退下来体面犹存的大珰和官员,都爱拣这天子脚下又富贵温柔的郊县养老。
单论起身份,掰着指头数到头一份儿,还得是这王招宣府的门楣!纵是如今架子看着不如往昔吃重,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
府里头那位当家主母林太太,身上还擎着个正三品的诰命夫人!这可是礼部正经八百造了册、盖着鲜亮大印、颁下龙纹诰封文书的,实打实的朝廷命妇体面,半点儿掺不得假。
单凭这块“诰命金匾”悬在头上,就压得清河县地面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官绅老爷、富户财主们,见了王家骨头先自软了三分,恭恭敬敬尊声。
虽说落魄如斯,可林太太这三品诰命,莫说在清河县,便是拿到京城勋贵圈子里掂量,那也是块“腰牌凭证”。
此刻林夫人端坐于大厅内。
只见她乌云高髻,斜插着金凤簪儿,因着心焦气闷,那髻儿便略松了些,几缕青丝汗津津地贴在粉腻腻的鹅颈上,更添几分慵懒风致。她身着密合色杭绸对襟衫儿,系着一条娇绿遍地金妆花缎裙。
这妇人年过三旬,却保养得极好,通身是白肉,软馥馥、松绵绵,恰似新蒸的白面团儿。胸前鼓囊囊地顶着衫儿,腰肢虽不纤细,却圆润丰腴,坐在那里,裙裾堆迭处便显出一段肥满的弧度,端的是个风月窝里的熟得滴汁的果子。
此刻,她粉面含霜,一双水杏眼儿瞪着地下跪着的儿子王三官,那眼中又是恨又是疼,偏生外面喧天价响的骂声又钻进耳来,搅得她心肝肺腑都似油煎一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