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78风澈的迷雾探险笔记·热泉之契 (3 / 7)

作者:七情本舞心 最后更新:2025/11/13 18:37:32
        “它们在相互适应!”林霜兴奋地说,“昆虫吸食火绒菌的分泌物,而火绒菌的菌丝附着在昆虫身上,可以借助昆虫的移动扩散到更远的地方,而且昆虫的身体温度比环境温度高2-3℃,能为火绒菌提供更适宜的生长温度!”风澈立刻在画册上补充:棕红色昆虫的身体上缠绕着白色的火绒菌菌丝,旁边标注“热泉虫:与火绒菌共生,提供温度与移动载体,吸食菌丝分泌物”。

        三天后,火绒菌的培育终于取得了成功。苏野将培养好的火绒菌菌丝与热泉区的土壤混合,制成了一种特殊的“菌剂”。他们将这种菌剂喷洒在受缠根霉感染的种植区边缘,然后将采集到的热泉虫放在菌剂附近。

        奇迹很快发生了。热泉虫带着火绒菌的菌丝,开始在种植区里爬行,它们的足迹所到之处,火绒菌的菌丝迅速生长,那些原本缠绕在雾沼麦根部的缠根霉,在接触到火绒菌的菌丝后,竟然开始慢慢萎缩、变黑。王玲用检测仪检测,结果显示,喷洒菌剂的区域,缠根霉的活性在24小时内下降了80%,而雾沼麦的根系则重新开始生长,枯黄的叶片也渐渐恢复了翠绿。

        “成功了!”苏野激动地握住风澈的手,“我们还发现,火绒菌的菌丝不仅能抑制缠根霉,还能与浮净苔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火绒菌为浮净苔提供硫化物转化后的养分,浮净苔则为火绒菌提供水分,两者相互促进,生长速度都比之前快了一倍!”

        风澈的画册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他画了一幅“热泉-火绒菌-热泉虫-浮净苔-雾沼麦”的共生关系图:最下方是冒着热气的热泉,热泉周围是热泉虫,它们的身上缠绕着火绒菌的菌丝,火绒菌的菌丝与浮净苔的根系交织在一起,浮净苔的上方是茁壮成长的雾沼麦,旁边用红色的彩笔标注“第四层共生:热泉提供温度与硫化物→热泉虫携带火绒菌→火绒菌抑制缠根霉并滋养浮净苔→浮净苔滋养雾沼麦”。

        就在团队为解决缠根霉危机而欢呼时,苏野突然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既然热泉区的温度适宜,我们可以在那里建立一个‘共生菌培育基地’,专门培育火绒菌和其他需要高温环境的微生物,这样以后再遇到类似的真菌危机,我们就能快速应对了。”

        赵研究员非常赞同这个提议,他立刻安排周明和慕容冷越前往热泉区,搭建一个小型的培育棚。他们用合金材料搭建了一个圆形的棚子,棚顶覆盖着透明的晶鳞藤纤维,既能让热泉的热气保留在棚内,又能防止雾气的渗透。棚内设置了多个培养架,上面摆放着装有热泉土壤的培养皿,专门用于培育火绒菌和其他微生物。

        风澈和苏野则负责研究如何将热泉区的资源最大化利用。他们发现,热泉中渗出的液体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经过浮净苔的净化后,可以作为雾沼麦的优质肥料;而热泉虫的排泄物中含有一种特殊的酶,能促进植物种子的发芽率。王玲用这种酶浸泡雾沼麦的种子,结果显示,种子的发芽率从之前的75%提高到了92%,而且幼苗的生长速度也明显加快。

        一周后,“共生菌培育基地”正式投入使用。风澈站在培育棚内,看着培养架上那些茁壮成长的火绒菌菌丝,它们在恒温的环境中呈现出一种健康的白色,偶尔有几只热泉虫爬过,菌丝便会轻轻颤动,像是在与它们打招呼。棚外,淡红色的嗜热植物在热泉的热气中摇曳,叶片上的露珠折射着透过薄雾的阳光,闪烁着七彩的光芒。

        苏野走过来,递给风澈一个密封的样本瓶,里面装着一些淡黄色的液体:“这是火绒菌菌丝分泌的抑菌物质,我们已经提取出来了,命名为‘火绒素’。它不仅能抑制缠根霉,还能抑制其他几种常见的植物病原真菌,以后可以作为生态系统的‘保护伞’。”风澈接过样本瓶,看着里面的液体,突然想起了最初在冰雾星采集的晶鳞藤鳞片,正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样本,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他掏出画册,在最新的一页上,画下了培育棚的景象,旁边写下了一段新的笔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