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42安第斯霞光里的桑蚕盛典 (2 / 4)

作者:七情本舞心 最后更新:2025/11/12 1:18:42
        晒谷场这边,阿琳和村里的女人们正忙着布置。她们用桑枝在晒谷场周围搭起架子,上面挂着苏尔玛不同时期的织锦:最老的一块是四十年前织的,边角已经有些磨损,上面的骆马图腾用的是纯桑丝,现在看还是亮得像银丝;最新的一块就是迭戈设计的“地球桑蚕图”,米白的底子里掺了乌蒙山紫纹蜜桑的丝,摸上去比老织锦更软。架子中间摆着五台老织机,每台织机上都绷着半完成的织锦,有的刚起头,有的已经织到雪山的轮廓,是给游客体验用的。

        “阿琳姐,游客快到了,但是体验织锦的木梭不够,怎么办?”村里的小姑娘玛塔抱着个木盒跑过来,里面只有八只木梭,而报名体验的游客有十二位。

        阿琳想了想,拉着玛塔跑进村民的土坯房。她记得昨天在苏尔玛邻居家看到过几个旧木梭,是用桑木做的,虽然有点开裂,但还能用。邻居家的老人一听是为了文化节,立刻从箱子里翻出三只木梭:“这是我老伴年轻时用的,他走后我就收起来了,你们拿去用,要是能让年轻人喜欢上织锦,他在天上也高兴。”阿琳接过木梭,用蜂蜡把开裂的地方涂了涂,又用砂纸磨了磨边缘,木梭顿时变得光滑起来。

        九点半的时候,迭戈骑着摩托车回来了,车筐里装着满满两筐茜草,根部带着湿土,还沾着几株小野花。“路上遇到点小麻烦,摩托车轮胎扎了个刺,我用桑枝补了补,耽误了十几分钟。”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把茜草递给伊莎贝拉,“你看这些行不行,都是带着根的,明年还能长。”

        伊莎贝拉拿起一把茜草,放在鼻子下闻了闻:“新鲜得很,正好用!”她把茜草切碎,放进煮好的树皮汁里,再加入蜂蜡,用木棍不停地搅。锅里的染液慢慢变成了暗红,像融化的晚霞,蒸汽里也多了股茜草的清香。苏尔玛取来一根白桑丝,放进染液里泡了五分钟,捞出来晾干后,丝的颜色红得透亮,用手搓了搓,一点都不掉色。“成了!”苏尔玛笑着把桑丝递给卡米拉,“去给体验区的游客准备好,让他们也试试染丝。”

        温室那边,小石头和卡米拉已经把薄荷草种满了温室周围,还把薄荷汁喷在了“桑神树”的叶片上。风澈拿着氧气检测仪再测,浓度已经升到66%:“好了,叶片半小时内就能恢复精神。”守苗爷爷摸着“桑神树”的枝干,笑得眼睛都眯了:“你看这树干,已经长粗了不少,明年就能剪枝嫁接,咱们的桑园就能扩大了。”

        十点整,远处的梯田边传来了汽车的鸣笛声——费尔南多带着游客来了。二十位游客从面包车上下来,有的背着相机,有的手里拿着笔记本,还有个小女孩抱着个毛绒骆马玩具,眼睛好奇地盯着晒谷场的织锦架子。最前面的是位穿着米色风衣的女士,手里提着个皮质手提箱,是利马的服饰设计师劳拉。

        “苏尔玛奶奶,我来晚了!”费尔南多快步走过来,手里拿着个文件夹,“这是劳拉女士的设计稿,她想和咱们合作,用‘雪山驼丝织’做明年的春夏系列服饰。”

        劳拉握住苏尔玛的手,眼神里满是赞叹:“我在库斯科的手工品集市上见过您的织锦,那颜色和质感,是机器织不出来的。这次来,我想亲眼看看染织过程,还想请您帮我设计几款带有克丘亚图腾的织锦。”

        苏尔玛拉着劳拉走到织机前,拿起一只木梭,演示着如何穿丝:“你看,这根是羊驼毛,这根是桑丝,要按1:2的比例混着织,这样织出来的锦又暖又软。你想要什么图腾,我都能织,比如雪山、骆马,还有咱们的梯田。”劳拉蹲在织机旁,认真地看着苏尔玛的动作,手里的笔记本很快就画满了草图,有的是把雪山图腾绣在衣领上,有的是把桑枝图案织在裙摆上。

        体验区这边已经热闹起来。游客们坐在织机前,跟着村里的女人们学织锦。来自法国的游客安娜,手里拿着木梭,半天都穿不对丝线,玛塔耐心地教她:“要先把桑丝绕在梭子上,再从经线的缝隙里穿过去,像给织锦写信一样。”安娜笑着点点头,慢慢试着穿了一次,虽然有点歪,但还是织出了一小段丝线,她高兴地举起织锦:“我要把这个带回家,告诉我的孩子,这是在安第斯高原织的,是用桑丝和羊驼毛做的。”

        小女孩莉莉抱着毛绒骆马,蹲在桑园旁看蚕宝宝。小石头把一个装着蚁蚕的竹匾放在她面前,用放大镜让她看:“这是刚孵出来的小蚕,吃了‘高原抗寒蜜桑’的叶子,以后吐的丝就是浅紫色的,能织出你喜欢的骆马玩具。”莉莉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蚕宝宝,软乎乎的触感让她笑出了声:“我要让妈妈买一块织锦,上面要有蚕宝宝和骆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