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59丝路织星河:全球桑蚕共融图(续2 (3 / 7)

作者:七情本舞心 最后更新:2025/11/13 18:37:32
        一个月后,苏尔玛和卓玛准备离开肯尼亚时,卡鲁送给她们一块刚织好的挂毯。挂毯上,金黄色的桑丝绣成的桑苗围绕着深褐色的牛皮绳绣成的马赛族图腾,边缘则用沙棘果染的橙色桑丝绣着全球桑园的位置。“这块挂毯叫‘沙棘与桑苗的约定’,”卡鲁说,“谢谢你们让我们的土地有了新的希望,以后我们会种更多的‘沙棘金叶桑’,会织更多的桑丝挂毯,让非洲的桑蚕文化也加入‘丝路织星河’。”

        车子驶离草原时,牧民们骑着马在后面送行,手里挥舞着金黄色的桑丝布条。卓玛回头望去,沙棘防护带在阳光下泛着金黄,温室里的“沙棘金叶桑”长势喜人,娜拉和孩子们在桑园里奔跑,手里拿着刚摘的桑果——那是非洲草原上第一颗成熟的桑果,鲜红的颜色,像一颗希望的火种。

        第十一章雨林深处的桑歌:橡胶与蚕茧的和鸣

        回到藏北后,卓玛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就收到了莫阿娜的视频电话。屏幕里,莫阿娜站在一片茂密的雨林里,身后是高大的橡胶树,她的脸上带着焦急:“卓玛,我们塔希提的雨林桑园遇到麻烦了!最近雨林里的温度越来越高,橡胶树的汁液减少了,而且有一种叫‘雨林桑螟’的虫子,开始吃桑苗的叶片,再这样下去,桑园就要被虫子毁了!”

        卓玛立刻把情况告诉了苏尔玛和守苗爷爷。苏尔玛看着“全球桑蚕文化地图”上的塔希提,眉头紧锁:“雨林气候湿热,病虫害容易滋生,而且橡胶树和桑苗混种,生态关系复杂,我们得去塔希提看看,才能找到解决办法。”

        这次,除了苏尔玛、卓玛、守苗爷爷和卡米拉,奥莉娅也主动加入了支援队——她在非洲处理过桑蚕病虫害,有丰富的经验。一周后,五个人登上了飞往塔希提的飞机。

        飞机降落在塔希提的机场,莫阿娜早已在机场等候。她带着大家坐上小船,沿着河流向雨林深处驶去。两岸的雨林郁郁葱葱,高大的橡胶树直插云霄,鸟儿在林间鸣叫,蝴蝶在水面上飞舞,景色虽美,却也透着湿热的压抑。

        “前面就是我们的桑园,”莫阿娜指着前方一片开阔地说,“我们在橡胶树林里开辟了小块土地种桑苗,本来想让桑苗和橡胶树共生,没想到现在出了问题。”

        大家下船走进桑园,立刻感受到了湿热的气息——空气里弥漫着水汽,桑苗的叶片上挂着水珠,却依然能看到被虫子啃过的痕迹,有的叶片上甚至还趴着绿色的桑螟幼虫。奥莉娅蹲下身,用镊子夹起一只幼虫,仔细观察:“这是‘雨林桑螟’,专门吃桑苗的叶片和嫩芽,繁殖速度很快,普通的杀虫剂会污染雨林,不能用。”

        守苗爷爷则拿着温度计和湿度计,在桑园里测量:“温度比去年高了2℃,湿度85%,这种湿热环境正好适合桑螟生长。而且橡胶树的汁液减少,可能是因为温度升高影响了光合作用,进而影响了周围的生态环境。”

        苏尔玛走到橡胶树旁,摸了摸树干上的割胶口——里面的汁液缓慢地渗出,比正常情况少了一半。“我们得找到一种既能防治桑螟,又不破坏雨林生态,还能帮助橡胶树恢复的方法,”苏尔玛说,“不能只考虑桑苗,要兼顾整个雨林的生态平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