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莉娅和娜拉则在藏毯上绣非洲的场景——金黄色的“沙棘金叶桑”林里,牧民们在养蚕,孩子们在采摘桑果,远处的草原上,桑丝挂毯在风中飘动,像一片彩色的海洋。
莫阿娜和莉莉则绣塔希提的雨林——高大的橡胶树之间,“雨林混种桑”长势喜人,瓢虫在叶片上爬行,村民们在制作“雨林桑丝橡胶布”,蝴蝶在桑花丛中飞舞,像一幅生动的雨林画卷。
时间一点点过去,“星河映未来”的藏毯越来越丰富。傍晚时分,藏毯终于完成了——五十米长的藏毯铺在草原上,像一幅巨大的全球桑蚕文化地图,中心的“星河桑”连接着世界各地的桑园,边缘则绣着无数的笑脸和梦想,像星星一样点缀在藏毯上。
所有的人都围在藏毯旁,拍照、欢呼、拥抱,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艾拉拿着话筒,声音激动:“‘星河映未来’藏毯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全球桑蚕文化协作的新见证。‘丝路印记’品牌会把它送到全球各大博物馆展览,让更多人知道桑蚕文化的魅力,知道协作与传承的力量。同时,我们会成立‘全球桑蚕文化发展基金’,支持更多发展中国家发展桑蚕产业,支持更多年轻人学习传统桑蚕技艺,让‘丝路织星河’的故事,在全球的土地上永远延续。”
夜幕降临,草原上亮起了灯光。大家围着藏毯,跳起了锅庄舞,歌声、笑声、织机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温暖的交响曲。卓玛看着眼前的景象,想起了去年冬天那个绝望的夜晚,想起了卓玛奶奶留下的银质桑蚕佩饰,想起了全球匠人一起努力的日日夜夜——从藏北的雪域到非洲的草原,从塔希提的雨林到安第斯的高原,桑苗在生长,桑丝在编织,匠人们的心连在一起,织成了一条跨越全球的“桑蚕星河”。
夜深了,卓玛和卓嘎坐在桑园里,看着温室里的“星河桑”在灯光下泛着嫩绿的光。“姑姑,以后我要去全球的桑园看看,要把藏北的桑蚕技艺教给更多人,要让‘丝路织星河’的故事,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卓嘎的声音里满是坚定,眼里闪烁着梦想的光芒。
卓玛摸了摸卓嘎的头,抬头望向星空。夜空中,星星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像藏毯上绣着的梦想,像全球桑蚕文化的点点光芒。她知道,“丝路织星河”的故事还会继续——明年,他们会去南美雨林探索桑蚕与雨林生态的共存;后年,他们会去澳洲沙漠培育更耐旱的桑苗;大后年,他们会去南极边缘,尝试让桑苗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下生长。
只要桑苗还在生长,桑丝还在编织,匠人们的梦想还在延续,这条跨越全球的桑蚕星河,就会永远闪耀,永远续航。
织机的梭子在丝线间穿梭,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桑苗生长的声音,像蚕宝宝吐丝的声音,像全球匠人共同的心跳声。在这个寂静的夜晚,藏北桑园的灯光,和非洲草原的灯光、塔希提雨林的灯光、安第斯高原的灯光、挪威北极圈的灯光,一起在地球上闪烁,像一颗颗星星,组成了一条跨越全球的“桑蚕星河”,照亮了人类协作与传承的道路,也照亮了未来的希望。
而这条星河的故事,还在继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jianlintz.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