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50丝路织新章:全球桑蚕文化节纪事 (5 / 6)

作者:七情本舞心 最后更新:2025/11/13 18:38:32
        “全球桑蚕文化节”开幕当天,草原上挤满了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在各个展区里穿梭。桑苗培育区最热闹——守苗爷爷手把手教孩子们嫁接,奥莉娅则教大家如何用椰子壳纤维包裹桑苗根部;织锦展区里,“全球桑蚕共融图”挂在最显眼的位置,苏尔玛和妮娜、日本匠人一起,用不同国家的丝线,织着最后一部分图案;体验区里,孩子们围在扎染台旁,跟着清迈匠人学习扎染,手指上沾着各色染料,却笑得格外开心。

        “桑蚕少年工坊”的帐篷里,晓晓和卢卡斯、艾米丽正带着十几个国家的孩子,一起织“少年丝路图”。卡米拉负责分发丝线,每个孩子都拿到了代表自己国家的颜色:巴西的孩子拿到了绿色,法国的孩子拿到了紫色,肯尼亚的孩子拿到了橙色……丝线在孩子们的手里穿梭,慢慢织出了一条连接各国桑园的“丝路”。

        “我以后要当桑蚕科学家,培育出能在沙漠里生长的桑苗!”一个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小男孩,举着自己织的“沙漠桑苗”图案,兴奋地说。

        “那我们可以一起!”晓晓立刻回应,“我们的‘全球桑苗土壤数据库’,以后还要加沙漠土壤的资料呢!”

        论坛区里,各国匠人正分享着自己的故事。奥莉娅讲述了马赛部落如何保护“红土桑”,妮娜分享了清迈匠人如何传承扎染技艺,日本匠人则介绍了和服织锦与桑丝的渊源。当韩轻舞宣布“全球桑蚕资源库”正式成立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个资源库会收录各国的桑苗品种、织锦技艺、培育方法,任何人都能查阅。

        闭幕式上,苏尔玛站在“全球桑蚕共融图”前,手里拿着丈夫的老梭子,身后站着妮娜、奥莉娅、韩轻舞,还有来自各国的匠人。“今天,我们用桑丝织出了跨越山海的友谊,也织出了桑蚕文化的未来。”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了草原的每个角落,“我丈夫当年说,‘愿桑丝连山海,技艺永相传’。现在我想说,这份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协作的传承、友谊的传承。”

        说着,苏尔玛举起老梭子,将最后一根丝线织进“共融图”里——那是一根混合了各国桑丝的线,浅棕、浅紫、翠绿、橙红,在晨光里闪着柔和的光。各国匠人一起伸出手,轻轻触摸织锦的边缘,仿佛在触摸彼此的心。

        奥莉娅突然走上前,手里拿着一个用“红土桑”丝编织的手环:“苏尔玛奶奶,这是我们马赛部落的‘友谊手环’,送给您。明年,我想邀请大家去肯尼亚,在马赛马拉草原上举办第二届‘全球桑蚕文化节’,让桑丝的香气,飘到非洲的草原上。”

        妮娜也笑着说:“清迈的桑苗已经开始结果了,明年春天,我会带着新的‘茉莉桑丝’来,咱们一起织一块更大的‘跨洲桑蚕图’!”

        苏尔玛接过手环,戴在手腕上——手环的温度,和老梭子的温度一样,带着桑蚕人的心意。她看着草原上的人们,有的在交换桑苗叶片,有的在讨论织锦技艺,有的在给孩子讲述桑蚕的故事,突然觉得,丈夫的愿望,已经不仅仅是实现了,更是长出了新的枝芽,要向全世界蔓延。

        文化节结束后,工坊里依然热闹。每天都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来参观,有的想学习嫁接技艺,有的想合作开发文创产品,有的则是单纯想来看看这片孕育了跨洲友谊的桑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