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51丝路茧语:三系混种桑的首茧传奇 (3 / 4)

作者:七情本舞心 最后更新:2025/11/13 18:37:32
        就在大家忙着准备扎染和图鉴时,韩轻舞带来了一个新的合作邀请——上海国际丝绸博览会向工坊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能带着混种茧丝和联名文创产品,参加博览会的“全球传统手工艺展”。

        “博览会下个月举办,到时候会有来自全世界的丝绸企业、设计师和匠人,这是咱们把混种桑蚕文化推向国际的好机会!”韩轻舞拿着邀请函,兴奋地说,“周先生的云锦坊也会参加,他们还说要和咱们合作,用混种蚕丝做一件‘丝路共融’云锦披肩,作为博览会的压轴展品。”

        苏尔玛看着邀请函上的“上海国际丝绸博览会”字样,又看了看桌上的混种蚕丝,突然想起了丈夫的话:“愿桑丝连山海,技艺永相传。”她点点头:“好,我们去上海!让全世界都看看,跨洲协作能培育出怎样的桑蚕奇迹。”

        接下来的日子,工坊进入了“上海博览会备战模式”。周明远和云锦坊的团队一起,设计“丝路共融”云锦披肩——披肩的主体用混种蚕丝织成,上面要织出安第斯的雪峰、清迈的佛塔、肯尼亚的草原、苏州的园林,还有连接这些景观的桑枝,边缘用泰国的金线和中国的云锦金线锁边。

        苏尔玛和妮娜则负责“三色混纺扎染布”的制作,妮娜特意从清迈寄来了二十斤靛蓝染料,奥莉娅也寄来了更多的非洲天然染料。每天,染织区都飘着染料的香气,卡米拉和路易负责扎布,苏尔玛负责染色,周明远偶尔也会过来,指导他们如何让染料更好地附着在混种蚕丝上。

        少年联盟的孩子们则忙着完成“全球混种茧丝图鉴”。晓晓把各国孩子发来的测试数据整理成表格,卢卡斯寄来了巴西桑园的照片,艾米丽画了混种蚕丝香囊的设计图,小宇则写了一篇关于中国缫丝技艺的短文。卡米拉把这些内容排版,用桑枝灰调成的颜料在封面画了三系混种桑的图案,一本充满童趣又专业的图鉴,很快就完成了。

        博览会开幕前一周,所有展品都准备好了:“丝路共融”云锦披肩、“三色混纺扎染布”、“全球混种茧丝图鉴”,还有少年联盟制作的混种蚕丝小玩偶、香囊。周明远带着云锦坊的团队,提前去上海布置展位,苏尔玛、卡米拉、晓晓则带着展品,乘坐飞机前往中国。

        当飞机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时,苏尔玛看着窗外的高楼大厦,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外婆,你看,那边有好多桑树!”卡米拉指着机场外的绿化带,里面种着几棵桑树,叶片翠绿。苏尔玛笑了:“不管到哪里,看到桑树,就像看到了家。”

        上海国际丝绸博览会的展厅里,工坊的展位被布置得充满桑蚕文化气息——展位的背景是“全球桑蚕共融图”的复刻版,中间挂着“丝路共融”云锦披肩,旁边摆放着“三色混纺扎染布”和“全球混种茧丝图鉴”,展台上还放着三系混种桑的盆栽,叶片上挂着小小的标签,写着“安第斯云蜜桑+清迈金穗桑+肯尼亚红土桑”。

        博览会开幕当天,工坊的展位就吸引了很多人。一位来自法国的丝绸设计师,指着“丝路共融”披肩,惊讶地说:“这蚕丝的颜色太特别了,而且织法融合了这么多文化元素,太不可思议了。”

        苏尔玛向她介绍:“这是我们和中国的云锦坊、泰国的扎染匠人、肯尼亚的桑蚕匠人一起合作的成果,蚕丝来自三系混种桑,织法结合了安第斯织锦和中国云锦的技艺。”

        周明远则向大家展示混种蚕丝的韧性——他拿起一缕蚕丝,轻轻拉了拉,丝被拉得很长,却没有断。“这种混种蚕丝的强度比普通蚕丝高30%,而且染色性好,很适合做高端丝绸产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