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53丝路映碧海:海岛桑蚕的守望与新生 (3 / 4)

作者:七情本舞心 最后更新:2025/11/13 18:37:32
        莱拉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真的吗?我一直想把斐济的桑丝卖到其他国家,可从来没机会。”

        “当然是真的,”卡米拉拿出手机,展示之前设计的“沙漠霞光披肩”,“我们可以设计一款‘海浪桑丝方巾’,用你的海娜花染出渐变的蓝色,上面绣斐济的传统图腾‘海龟’和安第斯的桑枝图案,边缘用椰子纤维做装饰,肯定会很受欢迎。”

        接下来的日子,苏尔玛和卡米拉一边帮莱拉修复桑园,一边推进“碧海桑丝”的设计。守苗爷爷从安第斯寄来了第一批“海岛混种苗”的组培苗,这些苗经过基因改良,叶片表面有一层蜡质,既能防盐,又能抗台风;李教授也寄来了新的“降盐营养液”,还附了一份详细的使用说明;妮娜则从清迈寄来了扎染用的工具,教莱拉如何用海岛植物做扎染花纹。

        可就在桑园渐渐恢复生机时,新的问题出现了——“海岛混种苗”的叶片开始出现黑色斑点,轻轻一碰,叶子就掉了。莱拉蹲在桑苗旁,急得快哭了:“这是怎么回事?之前明明长得好好的。”

        苏尔玛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叶片,发现斑点里有细小的菌丝:“是高湿度引起的霉菌病,海岛的雨水多,空气湿度大,容易滋生这种霉菌。”她突然想起奥莉娅之前说的肯尼亚传统方法,“莱拉,你们这里有诺丽果吗?奥莉娅说诺丽果的汁液能做天然杀虫剂,还能防霉菌。”

        莱拉立刻点头:“后山有很多诺丽果树!”

        几个人立刻去后山摘诺丽果,把果实捣烂,过滤出汁液,再加入适量的清水,装进喷壶里,喷在桑苗的叶片上。三天后,黑色斑点果然消失了,新的叶片也慢慢长了出来。“太神奇了!”莱拉捧着桑苗,笑得像个孩子,“原来咱们的传统方法也能救桑苗!”

        随着桑园的恢复,“海岛桑蚕救援计划”也吸引了太平洋岛国农业组织的关注。泰勒带着几位专家来桑园考察,看到“海岛混种苗”长势良好,“碧海桑丝”的设计也初具雏形,当即决定资助莱拉举办“斐济海岛桑蚕文化周”,邀请各国匠人参加,展示协作成果。

        “文化周下个月举办,到时候会有澳大利亚、新西兰、瓦努阿图的匠人来,还有欧洲的丝绸品牌代表,这是咱们把海岛桑蚕文化推向世界的好机会!”泰勒兴奋地说,“我们还会在文化周上签约,和你们的‘全球桑蚕文化工坊’建立长期合作,在太平洋岛国推广‘海岛混种苗’。”

        苏尔玛看着海边渐渐成型的桑园,想起丈夫航海日记里的最后一页:“希望有一天,桑丝能像海浪一样,连接起所有的海岛和大陆。”她转头对莱拉说:“好,我们一起办好文化周,让斐济的桑丝,飘向全世界。”

        文化周筹备期间,工坊里的所有人都动了起来。卡米拉和莱拉一起完成了“碧海桑丝”方巾的最后设计,用海娜花染出的渐变蓝丝做底料,上面绣着金色的海龟和绿色的桑枝,边缘用椰子纤维编织成海浪的形状;晓晓则和斐济的孩子一起,制作了“海岛桑蚕图鉴”,里面收录了斐济的桑苗品种、植物染方法,还有各国协作的故事;周明远从中国寄来了云锦金线,帮她们给方巾做最后的锁边;妮娜则带着清迈的匠人,赶来斐济帮忙布置展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