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54丝路织星河:全球桑蚕共融图 (5 / 5)

作者:七情本舞心 最后更新:2025/11/13 18:38:32
        回到安第斯工坊时,守苗爷爷已经培育出了第一批“海陆双适应桑苗”的成苗,这些苗长得比预想的还要好,叶片翠绿,枝干粗壮,正被打包准备运往非洲和东南亚。晓晓则和“少年联盟”的孩子们一起,更新了“全球桑苗土壤数据库”,加入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土壤数据,还制作了一份“全球桑蚕文化地图”,标注了每个国家的桑蚕特色和协作案例。

        工坊里,新的织机已经安装好了,这是科莫的丝绸工坊送的礼物,上面刻着各国的桑蚕图腾。苏尔玛坐在织机前,开始织“丝路共融”系列的第一件样品——她要把米兰时装周的场景、各国匠人的笑脸、全球混种桑苗的样子,都织进去,还要把乔瓦尼纪录片里的镜头,织在桑丝之间。

        卡米拉走进来,递上一份邮件:“外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来邮件,说他们想把‘全球桑蚕文化协作网络’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项目,还邀请您作为申报代表,下个月去巴黎参加评审会。”

        苏尔玛接过邮件,看着屏幕上的文字,眼里满是欣慰。她想起丈夫航海日记里的第一句话:“每一根桑丝,都承载着一个梦想;每一片桑苗,都孕育着一个希望。”现在,这个梦想正在变成现实,这个希望正在全球绽放。

        “好啊,”苏尔玛笑着说,“我们一起去巴黎,把全球桑蚕文化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夜幕降临,工坊里的灯光又亮了起来。暖黄色的光透过桑木窗棂,洒在桑园里,桑叶在风里沙沙作响,像在讲述着这段跨越山海的桑蚕故事。苏尔玛继续织着织锦,老梭子每穿梭一次,就像在续写一次跨洋的友谊,也像在为全球桑蚕文化的未来,织下新的一笔。

        在工坊的展示架上,米兰时装周的“海岛丝路”系列服装静静地挂在那里,旁边是“海陆双适应桑苗”的幼苗,幼苗的叶片在灯光下泛着嫩绿的光,仿佛下一秒,就要长出新的枝芽,蔓延向更远的地方,连接起更多的人,更多的文化,更多的希望。而那本“全球桑苗土壤数据库”,已经收录了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土壤数据,封面上的桑苗图案,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鲜活,像是在预示着,桑蚕文化的丝路,会一直延伸下去,直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直到每一片土地上,都能长出翠绿的桑苗,织出温暖的桑丝,直到每一个人的心里,都能感受到这份跨越山海的友谊与希望。

        第三章巴黎评审:非遗耀全球

        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热烈。来自世界各地的评审专家围坐在长桌旁,桌上摆放着“全球桑蚕文化协作网络”的申报材料,包括乔瓦尼拍摄的纪录片《丝路织星河》、“全球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jianlintz.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