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35加里曼丹藤丝共雨林 (3 / 5)

作者:七情本舞心 最后更新:2025/11/13 18:37:32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阿里就带着达雅克族的男人们扛来一捆捆黄藤。莎菲娜教大家编织固土网:“每根藤条要交叉编织,网眼大小控制在10厘米,这样既能固土,又能让桑苗的根扎下去。”男人们坐在长屋下的竹台上,手里的黄藤在晨光里泛着光泽,很快,桑园周围就织起了一片整齐的藤编固土网,像给坡地盖了一层绿色的防护衣。

        守苗爷爷则带着莱拉挑选嫁接用的桑枝。他从带来的乌蒙山紫纹蜜桑枝条里,选出直径1.5厘米、带着三个饱满芽点的枝条:“本地桑耐阴但丝质差,紫纹蜜桑丝质好但怕晒,嫁接在一起,既能耐晒,又能产出高质量的桑丝。”说着,他用嫁接刀在本地桑的树干上切出“双舌形”切口,把紫纹蜜桑的枝条削成对应的形状,像扣锁一样扣在一起,再用浸过卡波树树脂的麻布缠绕固定:“树脂能防止藤蛾虫卵附着,还能锁住水分,让接口更快愈合。”

        拉玛则跟着古丽娜去雨林里砍露兜树叶。古丽娜拿着砍刀,在雨林里灵活穿梭,拉玛跟在身后,手里抱着竹筐:“要选叶片宽的露兜树,这样遮阴面积大。”雨林里潮湿闷热,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在地面形成斑驳的光影。古丽娜弯腰,用砍刀轻轻砍下一片露兜树叶:“以前我妈妈教我,砍树叶的时候要留一半,不然树会枯死,雨林的规矩不能破。”

        可没过几天,新的问题就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引发了小型滑坡,雨水冲垮了刚编好的藤编固土网,刚嫁接好的桑苗也被泥水淹没了大半。阿里急得直跺脚:“每年雨季都有滑坡,以前桑苗被淹过后就会烂根,根本没办法!”

        风澈看着被冲垮的固土网,突然想起拉玛说过的“藤条+雨林气生根”固坡法:“我们可以在固土网下铺一层龟背竹的气生根,气生根吸水性强,能锁住泥水,再用藤条把气生根和固土网绑在一起,更牢固!”众人立刻行动起来,达雅克族的女人们去雨林里采集龟背竹的气生根,拉玛则指导大家把气生根铺在固土网下,用藤条缠绕固定:“气生根在雨林里能自然生长,以后再下雨,就能锁住大部分泥水,不会再滑坡了。”

        暴雨过后没几天,又一场危机袭来——藤蛾灾来了。成片的藤蛾幼虫从雨林里爬出来,落在刚长出新叶的桑苗上,还在桑丝上产卵,转眼间就把几片叶子啃出了孔洞。古丽娜看着被蛀的桑丝,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要是桑丝被蛀坏,织不成锦,这手艺真的要断了……”

        莎菲娜突然想起马来西亚的“露兜果驱虫法”:“加里曼丹的露兜果,果肉榨出的汁能驱藤蛾!我们快去采露兜果,榨汁喷在桑苗上!”众人立刻去雨林里采摘露兜果,小石头用石头臼把果肉捣烂,榨出橙红色的汁液,再和卡普阿斯河的水按1:8的比例混合,装在喷壶里喷在桑苗和桑丝上。奇迹般地,藤蛾幼虫闻到露兜果汁的味道,纷纷爬走了。守苗爷爷看着保住的桑苗,松了口气:“这露兜果汁不仅能驱藤蛾,还能当肥料,桑苗吸收后,叶子会更绿。”

        与此同时,阿琳和莎菲娜也跟着古丽娜学起了达雅克藤编桑丝织。每天上午,古丽娜都会坐在长屋的竹台上,借着雨林的天光,手把手地教阿琳“藤编底胚法”:“藤条要先放在卡普阿斯河的水里泡三天,泡软后再编织底胚,这样藤条不容易断。”她指着竹台上的藤条,“泡的时候要加一点卡波树的树脂,能防蛀,还能让藤条更有光泽。”

        莎菲娜则试着改良传统桑丝固色配方。她把卡波树的树脂和槟城的蜂蜡按2:1的比例混合,加热融化后,涂在桑丝上:“这样桑丝不仅颜色更持久,还能防藤蛾蛀,比单纯用树脂固色耐用两倍。”她还教阿琳在藤编底胚里嵌雨林种子:“把露兜果的种子嵌在藤编缝隙里,既好看,又能驱虫,一举两得。”

        可第一次织出来的织锦,却出了问题——藤编底胚太硬,桑丝嵌不进去,固色后的桑丝颜色也不均匀,犀鸟图腾的翅膀歪歪扭扭。莱拉看着织坏的锦,眼圈红了:“这样的锦根本卖不出去,哥哥肯定还是要去木材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