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苗爷爷这时推门进来,身上还带着寒气,看到屋里的异域客人,不由愣了一下。风澈连忙介绍道:“守苗爷爷,这是西域焉耆的伊思玛仪使者,想来与我们合作研发丝绒混纺面料。”
守苗爷爷走到桌前,拿起羊毛样品和工艺图仔细端详,又用手指捻了捻蓝色蚕丝,沉吟道:“羊毛纤维粗硬,蚕丝细腻,混纺时需要先将羊毛软化,还要调整缫丝的捻度,让两种纤维能紧密结合。而且蓝色蚕丝的色素稳定性,会不会在混纺过程中受影响,还需要实验验证。”
“正是如此。”伊思玛仪点头称赞,“守苗爷爷果然是行家。我们的匠人也提出了类似的担忧,所以希望能在贵联盟的实验室里,共同开展实验。”
风澈当即拍板:“好!我们立刻成立丝绒混纺攻坚组,守苗爷爷负责纤维处理技术,陈老伯优化缫丝工艺,焉耆的匠人负责混纺设备调试,阿琳负责面料设计和品质把控,务必在半个月内拿出合格的样品。”
消息传开后,联盟的匠人们都干劲十足。研修班的优秀学员们也主动请缨,加入了攻坚组。混纺实验室里,日夜灯火通明,羊毛软化池里飘着淡淡的草药香(焉耆匠人带来的软化配方,用西域甘草和红花熬制而成),缫丝机的轰鸣声与纺织机的哒哒声交织在一起,成了冬日里最动听的乐章。
刚开始实验时,问题接踵而至。羊毛软化的时间难以把控,时间太短,纤维依旧粗硬,与蚕丝混纺时容易断裂;时间太长,羊毛又会失去弹性,影响面料的蓬松度。连续三天,实验都以失败告终,织出来的面料要么布满断丝,要么颜色发灰,完全达不到要求。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焉耆的纺织匠人哈桑看着织坏的面料,急得直跺脚,“离我们约定的样品交付日期只有十天了,要是再找不到合适的软化时间,合作恐怕就要泡汤了。”
小石头拿着记录数据的小本子,仔细分析道:“哈桑大叔,你看这组数据,羊毛用甘草红花水浸泡四个时辰,再用桑枝炭火低温烘干,纤维的柔软度刚好,要不我们试试这个参数?”
哈桑半信半疑,按照小石头的建议调整了工艺。当新一批混纺面料织出来时,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宝蓝色的蚕丝与洁白的羊毛完美融合,面料既有蚕丝的莹润光泽,又有羊毛的厚实蓬松,用手触摸,温暖细腻,着色均匀,没有一丝断丝。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实验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小石头激动地跳了起来,守苗爷爷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孩子,观察得真仔细,不愧是我的徒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