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22丝路桑语里的全球新篇 (1 / 5)

作者:七情本舞心 最后更新:2025/11/12 1:18:42
        春回乌蒙山时,海上丝路的商船正载着蓝丝绒混纺面料,穿梭在印度洋的碧波之间。风澈站在联盟的瞭望塔上,手里捧着一封来自南洋苏门答腊的急信——首批运往欧洲的蓝丝礼服在中途受潮,面料上的宝蓝色晕染开来,边缘泛起浅白的水痕,欧洲商会的代表已经发来问询,要求给出解决方案,否则将取消后续的长期合作。

        “风澈哥,这可怎么办?”阿雅拿着受潮的面料样品,指尖划过晕染的痕迹,语气里满是焦急,“我们用普通的桑皮纸包裹,外层涂了松脂,本以为能防潮,没想到海上湿度太大,还是出了问题。”

        守苗爷爷接过面料,放在阳光下仔细观察,又用手指捻了捻受潮的部位:“蚕丝本身吸湿性强,蓝丝的色素遇水容易扩散,普通的防潮措施根本抵挡不住海上的高湿度。要解决这个问题,得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改进包装工艺,二是增强蚕丝本身的抗潮性。”

        正说着,一辆装饰着南洋香料纹样的马车驶进联盟大院,车帘掀开,一位身着花布长袍、头戴竹编斗笠的中年男子走下来,身后跟着几位挑着香料担子的随从。“风澈先生,久仰!”男子说着一口流利的中原话,递上一张烫金名帖,“我是苏门答腊的香料商瓦里,听闻贵联盟的蓝丝面料举世闻名,特意前来洽谈合作。同时,也带来了南洋的天然防潮香料,或许能帮你们解决海上运输的难题。”

        瓦里的到来,像是一场及时雨。他从香料担子里拿出几个密封的陶罐,打开后,一股浓郁的清香扑面而来:“这是我们南洋的‘香樟粉’和‘槟榔壳炭’,香樟粉驱虫防潮,槟榔壳炭吸附湿气,两者混合后,防潮效果极佳。我们用这种混合物储存香料,常年放在海上船舱里,从未受潮变质。”

        风澈眼前一亮,立刻让陈老伯和瓦里一起,试验香樟粉与槟榔壳炭的防潮效果。他们将蓝丝面料分成三组,一组用传统松脂桑皮纸包裹,一组用香樟粉单独包裹,一组用香樟粉与槟榔壳炭按1:2的比例混合包裹,然后放入模拟海上高湿度环境的密闭木箱中(木箱内放置湿桑枝,保持湿度在80%以上)。

        三天后,打开木箱时,所有人都围了过来。传统包装的面料已经明显受潮,边缘发潮发暗;香樟粉单独包裹的面料略有受潮,但情况较轻;而香樟粉与槟榔壳炭混合包裹的面料,依旧干燥莹润,宝蓝色没有丝毫晕染。

        “成功了!”陈老伯激动地说道,“瓦里先生,你的香料真是太管用了!”

        瓦里笑着说:“这只是第一步。我们南洋的‘露桑’,叶片厚实,纤维粗硬,抗潮性极强,若是能与贵联盟的紫纹蜜桑嫁接,培育出抗潮的桑苗,从根源上增强蚕丝的抗潮性,效果会更好。”

        风澈当即决定,成立“海上丝路技术攻坚组”:守苗爷爷和小石头负责培育抗潮桑苗,陈老伯和瓦里优化包装工艺,阿琳则负责设计抗潮面料的新款式,确保既符合欧洲审美,又能适应海上运输。

        培育抗潮桑苗的工作,很快在桑蚕创新实验室展开。瓦里带来了露桑的枝条,守苗爷爷带着小石头,按照之前培育抗寒桑苗的经验,开始了嫁接实验。可南洋的露桑与乌蒙山的紫纹蜜桑习性差异巨大,露桑喜高温高湿,紫纹蜜桑喜温暖干燥,第一次嫁接的桑苗,接口处很快就出现了霉变,露桑枝条也渐渐枯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