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黑也说:“我来教销售和运输,让孩子们知道,好产品得会卖,才能走得远。”
风澈立刻写了两封信,一封送进宫,请求慕容冷派几位先生来高山任教;另一封寄给桑蚕学堂,邀请之前的同窗来帮忙编写教材。慕容冷收到信后,很快回复,不仅派了三位先生,还赏赐了一批书籍和文具;桑蚕学堂的同窗们也纷纷响应,寄来了精心编写的《桑蚕基础教程》。
就在大家忙着筹备学堂时,岩伯的孙子阿亮突然回村了。他背着一个破旧的背包,脸色憔悴,看到岩伯时,眼圈一下子红了:“爷爷,我在城里找不到工作,还花光了积蓄……”
岩伯又气又心疼,刚要开口训斥,风澈连忙拦住:“阿亮,回来就好。咱们村正在办桑蚕学堂,还缺个教年轻人用新工具的老师,你要是愿意,就留下来跟着陈老伯学缫丝机维修,以后也是个技术活。”
阿亮愣了愣,他没想到村里会这么包容他。看着漫山绿油油的桑园和热闹的工坊,他点了点头:“我愿意!我一定好好学!”
第二章桑蚕学堂的筹备
筹备学堂的第一件事,是找个合适的地方。村民们商量后,决定把村头的旧祠堂翻新一下——祠堂宽敞,有正厅和厢房,正好可以当教室和宿舍,院子里的空地还能开辟成小桑园,供孩子们实践。
翻新工程一开始,全村人都主动帮忙。年轻人负责拆旧屋顶、搬砖块;老年人则带着孩子们清理院子里的杂草,修补墙壁;阿雅带领绣娘们,用桑丝绣了两幅大画,一幅是《云蜜桑园图》,一幅是《蚕宝宝成长图》,准备挂在正厅里;陈老伯则用桑木做了课桌椅,桌面还雕刻着小小的桑苗图案,格外精致。
“风澈哥,你看这课桌椅,孩子们肯定喜欢!”陈老伯抚摸着光滑的桑木桌面,笑着说。
风澈点点头,拿起一块砂纸,打磨着桌子的边角:“一定要打磨光滑,别让孩子们磕碰着。”他转头看向正在布置教室的苏婉——她是慕容冷派来的先生,二十出头,穿着浅蓝色的长衫,梳着简单的发髻,正认真地把书籍摆放在书架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