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新埋下的第一处伏笔——罗刹国在朔北附近的雪山里藏有秘密火器工坊,解释了他们为何能快速升级武器,也让边防的威胁变得更加紧迫。
黄玉卿的指尖在密信上轻轻划过,目光落在“火器需等内应信号”这几个字上:“这个‘内应’,除了黑狼部,会不会还有别人?比如……中原的官员?”
没人回答,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是极有可能的。李勋贵的党羽在中原经营多年,说不定还有人在朝中任职,暗中给罗刹国传递消息。这是第二处伏笔——中原官场的暗流尚未浮出水面,后续可能会有更大的阴谋。
“不管有多少内应,咱们先把眼前的事做好。”萧劲衍站起身,走到舆图前,伸手将手指放在雪山脚的位置,“明日开始,朔北进入半戒备状态,边防的哨探增加三倍,商行的人盯着李记和黑狼部,轻骑随时准备出发。咱们要让罗刹国知道,朔北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众人纷纷起身应道,声音整齐,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念北握着账册,掌心的暖玉传来温润的触感——这是母亲交给她的秘密,也是她守护朔北的力量。她看着父亲和兄长们的背影,忽然觉得,之前的紧张和慌乱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议事结束后,众人陆续离开。萧明轩走时,特意叮嘱念安:“路上小心,若遇到危险,别硬拼,先回来。”念安笑着点头:“大哥放心,我不会拿弟兄们的性命开玩笑。”
念北则走到黄玉卿身边,轻声道:“母亲,我今晚就留在商行查账册,争取明天早上能有线索。”
黄玉卿看着女儿,伸手替她理了理衣领:“别熬太晚,身子要紧。记住,账册里的线索可能很隐蔽,别急着找答案,慢慢看,总能发现不对劲的地方。”
“嗯。”念北点头,转身离开时,脚步比来时更稳。
议事厅里只剩下萧劲衍和黄玉卿。烛火渐渐弱了下去,炭炉里的银丝炭发出“噼啪”的声响。萧劲衍走到黄玉卿身边,伸手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很凉,像是还没从解密信的紧张中缓过来。
“你说,咱们是不是老了?”萧劲衍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自嘲,“以前遇到这种事,我从来不会犹豫,现在却要跟孩子们商量半天。”
黄玉卿笑了,靠在他的肩上:“不是老了,是咱们有了牵挂。以前只有朔北,现在有孩子们,有这满城的百姓,咱们得比以前更谨慎。”她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的夜色,“不过我相信孩子们,他们比咱们当年更聪明,也更有担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