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帝系》载:“减掖庭用度,罢诸路岁贡”,这是说他裁减宫廷开支。
《铁围山丛谈》记载:他因节俭被向太后提醒:“天子服浣濯之衣,非所以示四方”。
大意是:天子的行为和仪表,应当符合其尊贵的地位,而不应该过于朴素。
根据多方记载来看,赵佶初期还是比较勤勉节俭的,有一点“明君”之象。
只是他的明君之象维持得很短,不到两年,1102年,蔡京拜相。
赵佶准备在皇宫举办寿宴,他拿着玉杯玉盏对蔡京说:“朕欲用此,恐人以为太华。”
蔡京说:“臣曾出使契丹,当时辽主在宴会上用的就是玉盘玉盏,辽官员还在臣面前卖弄,说我南朝无此。
他们用的不过是石晋旧物,而我泱泱中华,地大物博,岂是他们草原蛮夷所能想象的,当真可笑至极!
如今陛下用之,不仅于礼无嫌,还可以彰显我朝繁盛,免得被辽国小觑。”
赵佶还是不放心,唏嘘道:“先帝只是在宫内筑一座数尺小台,谏官上封者甚众,朕甚畏其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