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对答:“事苟当于理,多言不足畏也。陛下当享天下之奉,区区玉器,何足计哉!”
宋哲宗最初想在皇宫建造一座“宣明台”,他本想建十米左右,借口是“观稼”,观察农事。
台侧面计划引一道金水河水,建一座水磨,兼具游乐与实用功能。
其实就是个登高游玩的景观,水磨只是强行扯到农事上的借口,可见哲宗当时有多么小心翼翼。
当他把这个想法提出后,遭到群臣上表谏阻,经大臣商议,十米高的提案改成了三米,最后太后介入,连三米的台子也不给建。
有这样的前车之鉴,赵佶自然顾虑重重,何况当时谏官贴脸开大的能力还是很猛的。
蔡京又提出“丰亨豫大”的意识形态。
“丰亨豫大”是引经据典的词汇,出自《周易》,“丰”指财富和物资的丰富;“亨”为通达顺利;“豫”意为预备、安适;“大”指的是宏伟、壮观。
“丰亨豫大”原本是形容君德隆盛、国家富强的成语。
蔡京为了迎合赵佶奢侈享乐的欲望,将其解释为:君主应当享受奢华的生活,以此来展示国家的富强,展示君主的威严和尊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