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日军凭借火力优势最终攻克了这些要点,但其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第31集团军同样伤亡巨大,但其防线却并未完全崩溃,第31集团军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素养,部队有序的后撤中继续保持着弹性和韧性,始终牢牢地阻击着日军的第13、第16师团。。
代表日军的进攻箭头虽在中央战线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但在其两侧,华夏军队的防线虽然弯曲后缩,却依旧完整连接在一起,并在后撤的过程中不断积蓄着反击的力量。
整个战场的形态,并非完全一边倒的溃败,而更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略带弧形的弹性防御体系,正在有效地吸收、分散、消耗着日军的进攻势头。
冈村宁次在地图上看到的是一片“顺利”推进的景象,但他或许尚未完全察觉,因为他的部队正被第五战区李棕人将军一步步引入一个预设的战场。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
巨大的军事地图铺满了整张桌面,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双方部队的番号和进攻势头。此刻,代表日军的攻击箭头正从北、中、南三个方向不断延伸。
电话铃声、电台滴滴声、参谋军官急促的脚步声和压低嗓音的报告声交织在一起,无不透露出前线战事的严峻。
“报告李长官,北路刘长官急电,桐柏山小林店失守,第68军所部伤亡颇重,现正沿预定路线向唐河镇方向转移!”
“报告!中路第31集团军来电,高城、安居一线激战数日,在予敌重大杀伤后,第13军、第85军已按计划撤出战斗,日军第13、第16师团先头部队正尾随追击,开始向枣阳方向突进!”
“报告!南路日军亦有积极动作,其一部已逼近长寿店附近!”
“.........................”
坏消息如同雪花片般不断传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内。所有参谋人员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站在地图前的身影——战区司令长官李棕人将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