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方面也很优秀,媒体对《飓风营救》的评价是全程无尿点。
大卫·埃里森说的没错,这个人真的非常合适,唯一不合适的是价格。
那个时候张辰已经有了《环太平洋》和《2012》两部代表作,属于成名的大导演,如果邀请他加盟,片酬肯定不菲。
派拉蒙一开始出于成本考虑,没有邀请张辰,等找了一圈发现没有合适人选后,再回头找张辰,对方却因为有自己的拍摄计划,拒绝了《碟中谍4》,事情就这么耽搁下来。
直到阿汤哥看了《白宫陷落》后,最终确定就是张辰,派拉蒙这才决定促成此事。
……
同一时间,大卫同样在审读剧本,他一眼就看出张辰剧本中的亮点:
“IMF解散,全员被通缉,靠废旧设备单兵作战”——这不是巧合,而是一种主动剥夺主角权力的写作策略。
传统特工片里,主角总能背靠庞大组织:最新卫星实时定位、防弹西装能挡子弹、总部随时有人提供情报支援,观众早被“装备兜底”的安全感喂熟,知道“主角光环”会化解一切危机。
但张辰偏要反着来:IMF没了,昔日特工成了过街老鼠,通缉令贴满机场航站楼,主角揣在兜里的“高科技装备”也并不是那么可靠,在关键时刻居然掉链子。
这种“剥夺”是精准的——抽走观众习以为常的“装备安全感”,让每一次行动都悬在“不确定”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