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道菜,从选料、刀工、火候到调味,何雨柱都做到了极致。他没有炫技,但行家一看便知,这平平无奇的菜式里,蕴含的是返璞归真的大师功力。
傍晚,小食堂单间里,检查团一行人在杨书记等厂领导的陪同下落座。周司长是一位面容清癯、目光敏锐的中年人,话不多,但气场很强。菜一道道上来,色泽诱人,香气扑鼻。
开始,大家还只是客套地动筷子。但当周司长尝了一口“鸡汁煮干丝”后,动作明显慢了下来。他细细品味着,又夹了一筷子“红烧划水”,点了点头。接着,他每道菜都认真尝了尝,脸上渐渐露出了惊讶和赞赏的神色。
“杨书记,你们这食堂大师傅,不简单啊。”周司长放下筷子,拿起毛巾擦了擦手,语气带着由衷的赞许,“这红烧划水,火候恰到好处,鱼肉嫩而不散;这油爆双脆,脆嫩爽口,功夫了得;尤其是这鸡汁干丝和这饺子……这味道,让我想起了以前在江南吃过的一家老字号。没想到在咱们轧钢厂,能吃到这么地道的淮扬风味和家常精髓!这位师傅,是哪里请来的高人?”
杨书记脸上有光,连忙笑道:“周司长过奖了!这是我们厂食堂自己的厨师,何雨柱同志,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就是肯钻研,手艺好!”他心里也暗暗吃惊,没想到傻柱还有这一手。
“哦?本地师傅?”周司长更惊讶了,“能把外地菜系做得这么纯正,难得!真是难得!这位何师傅,是个人才!你们厂可是捡到宝了!”
桌上其他领导也纷纷附和,交口称赞。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气氛融洽无比。
饭后,周司长特意提出要见见这位何师傅。杨书记赶紧让人去后厨叫何雨柱。
何雨柱解下围裙,擦了把汗,平静地走到单间门口。他没有刻意谦卑,也没有显得倨傲,只是微微躬身:“领导好。”
周司长上下打量着他,见他虽然年轻,但眼神沉稳,手上还有常年握勺留下的茧子,不由点头:“何雨柱同志,你的菜做得非常好!尤其是那碗汤和那盘饺子,很有功底,是下了苦功夫的!好好干,前途无量!”
“谢谢领导夸奖,我会继续努力。”何雨柱语气平静。
周司长又勉励了几句,这才在厂领导的簇拥下离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