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非简单的你对我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理论。
像孟子的性善论其实并不是说每个一人都性善,而是一定的标准。
这个标准便是是否具有“四端”,也即“仁之端(恻隐之心)”、“义之端(羞耻之心)”、“礼之端(辞让之心)”,以及“智之端(是非之心)”。
在孟子的性善论中,具有这“四端”的人才算人,才能称得上性善,而没有“四端”的那就不是人,而是给划归到了禽兽范畴,直接给开除人籍了属于是!
将不具有“四端”的人划到禽兽范畴,这就是性恶,只是孟子直接不把没有“四端”的人当人,也就不说其性恶罢了。
当然,郦食其并没想让巴克特里亚的学者们了解这么深的儒家学问,他不过是想让这些学者左右脑互搏,然后为难一下他们。
果然,在听到郦食其留下的问题后,巴克特里亚学者团都思考起来人究竟是性善,还是性恶?
好像两方面都能说的通,但两方面又都能被驳斥。
郦食其讲完,大秦学者团中的一人开口:“在下来自百家中的道家!”
巴克特里亚的学者循声看去,只见是一名年青的秦国学者在说话,这人穿着很奇怪的衣服,衣服上绘制着他们看不懂的图案。
今日学术交流,大秦学者团穿的衣服在巴克特里亚学者们眼中都挺奇怪,每个人的穿着都不一样。
巴克特里亚学者们猜测秦国学者穿的应该是他们所属学派的服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